编者按
当下,大黄点记广东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村亩村产村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柚成亿元乡村发展迈出新步伐、合蹲展现新气象。梅县梅州做强做大“土特产”,大黄点记用产业优势激活乡村内源动力,村亩村产村融是柚成亿元实现富民兴村的重要路径。为了探产业之变、合蹲观乡村之变、描融合之未来,南方农村报派出多路记者蹲点典型村,推出“产村融合蹲点记”宣传专题,挖掘典型村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寻找让乡村“活”起来的共富型产业发展模式,探寻新时代农业新质生产力赋予乡村发展的新价值。
典型村档案
蹲点典型村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
村情档案
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下设1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36人
主要产业
柚子
乡村特点
大黄村大力发展金柚主导产业,探索“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集约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推动建成省级现代金柚产业园,重点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加工物流中心、品牌培育上发力,通过分红、就业、托管服务等方式,把果农纳入柚子产业链条中,改变以前农户分户单干、分散弱小的生产实际,辐射带动全村98%的村民种植柚果
收入情况
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入园打工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多元增收机制,村民种柚子年平均收入约3.2万元,1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梅州柚成就亿元村,时长共4分11秒)
又到一年柚香季。日前,经汕头海关所属梅州海关检疫监管合格,梅州市众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批16吨蜜柚顺利启运,输往荷兰。这是今年梅州市首批出口的蜜柚,拉开了2024年梅州蜜柚出口的序幕。
这批金秋的果实来自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的大黄村。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柚子产区,梅州柚子主要有“蜜柚”和“金柚”两大类,总产量占广东全省的90%、全国的1/5。大黄村则是梅州一带最大的柚子存储和交易中心、广东一带柚子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庄,种植金柚5000多亩,产值达4亿元,每年约有1.5亿斤柚子在这里流转。
行走在大黄村,村落房前屋后、田园山坡尽是柚子树。客家人的一方茶桌上很热闹,围拢在一块的大黄村人拉着家常,三言两语后总会绕到柚子上。客家老话说“扭紧眉毛做赢人”,不拼尽全力怎能赢取胜利。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得以生机勃勃的法则如此,30多年的“柚子产业史”发展主线亦如此。
家家户户种柚子
打造完整产业链
地处欧洲大陆的斯洛伐克与梅州之间有农业合作的可能性吗?7月,斯洛伐克米哈洛夫采市长米罗斯拉夫·杜芬克带队在梅州考察时总这样想。“斯洛伐克以山地为主,主要种植苹果、梨、樱桃,但不种柑橘类水果。”走进松口镇的柚园基地后,漫山遍野的柚子让米罗斯拉夫印象深刻,他萌生了与当地农业生产者和生物有机肥公司合作的想法,并感叹道:在这样的山区开垦土地并获得收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村里来了外国人,对于早把柚子销往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际市场的大黄村人来说,并不新鲜。米罗斯拉夫感叹的“难”,对于大黄村青妹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青荣来说,也已经是过去式了。
陈青荣家有80余亩柚子林,年产量最高峰可达30多万斤,柚子销往全国各地。农闲时节的陈青荣过得很潇洒:到深圳旅游一星期,再参加1994届松东中学的师生聚会。只是“1994”这个数字,把陈青荣的思绪带回了上世纪。“那一年我家开始种柚子,是村里种得比较早的人家。大黄村田地少,就只能想办法靠山活了。”陈青荣家与另一户人家合伙用推土机开发了一整片山头,浇灌靠人往返一两公里去山涧肩挑背扛,管护则跟福建的柚子“师傅”学施肥、学修枝。
陈青荣专门带记者参观了柚子林里早已荒废的土墙瓦房。“以前没钱,吃、住都在柚子林里,全家一起干,很辛苦。”2010年,陈青荣花了3万多块给柚子林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农忙时逐渐把管护环节外包给广西、福建等地的团队,山地轨道运输机等新型农业机械在她的柚子林开启试点。
“家家都种上了柚子树,专业的事就交给更专业的人做。”顺着陈青荣手指的方向往山下看,是占地300亩的梅县区省级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以产业园为依托,大黄村党组织牵头注册成立大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集约33户种植大户和28家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900多万元,辐射带动全村98%的村民种柚子,构建“流转土地得租金、入园打工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的柚农增收机制。
本村和周边镇村果农种的柚子从树上摘下来后,直接送到园区车间,经过清洗、分拣,按重量、水分、甜度等进行“体检”,由各个合作社收购进行包装后,再通过市场、电商等方式卖出去,或者就近进行深加工。更重要的是,纳入产业园的经营主体,必须严格执行种植标准,引进脱毒种苗、建设高标准果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强化全程管护。这样的柚子价格比普通品种每斤高出3—5毛钱。
大黄村柚子代理人廖国强算过一笔账,村里一年大约产3000万斤柚子,每斤柚子比正常年份高3—5毛钱,整个村就可以增收1000多万元,平均到500多户人手里,相当于每户增收2万多元。“在园区做工,一天能赚200多元,再加上我自己种的柚子,一年下来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大黄村村民杨燕珍说。
四季滋味不相同
开发一颗新金柚
记者途径大黄村附近的景区“大观天下”,随意选了一家饭店坐下,酿豆腐、三及第汤等客家菜很快端上桌,饮料区出现一排排柚子汁,仔细查看瓶身,却是一瓶来自浙江衢州常山县的柚汁单品。搜索显示,该柚汁单品的原料来自常山县的胡柚,以前便宜的时候5毛钱一斤都卖不掉,而现在一瓶300克的胡柚饮料却能卖8到10块钱。通过开发柚子的皮、肉、籽、汁,衍生出多样化的产品线,该品牌两年间销售额突破11亿元。
这样的“柚子成就”不得不让人羡慕。创立了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的李永生,希望未来各地货架上的柚子产品出自梅县,为此他在柚果深加工研发的路上奔跑了近10年。
初夏,记者第一次蹲点大黄村,正值金柚疏果期,即把拥挤果、小果、形状不正的果疏掉,集中营养,为果品稳产、优质打下基础。这些果子并未被废弃,陈青荣的合作社早早挂出了“收购柚小果”的牌子,晚些时候全村的柚小果都将卖给李永生的公司。
“柚子全身是宝,我们公司全果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柚小果中提取生产柚苷,作为健康甜味剂的原材料。”在位于公司的梅州市南方金柚研究院里,穿着白色实验服的李永生熟练地讲解着柚苷的提取。25斤柚小果可提取1斤柚苷,这是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教授吴厚玖共同的知识产权——“逆流热水法提取柚苷”专利技术。分选、清洗、烘干、粉碎、提取,目前李永生的公司已建成首台年提取柚苷200吨的逆流热水提取自动化生产线。
2023年柚苷价格持续上涨,“柚苷每吨价格约为20万元,去年我们卖了20吨。”李永生说。
除了金秋品鲜柚,梅州不断加快柚子精细化分解加工速度:柚花香气清新,可以制成柚子花茶、柚花香氛;柚皮营养物质丰富,含有柚苷、果胶、膳食纤维等,可用于食品和日化用品生产;果肉能用来做果汁、果酱、果脯等;柚核可提取柠檬苦素,皮渣用于制作动物饲料。
“将柚子加工成柚苷等原材料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计划研发更多成品,推动金柚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生坦言,在金柚精深加工方面,本地企业有资源优势,但仍需进一步集结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力量,才能将全果开发到极致。
村容村貌换新颜
共叙一段柚乡情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每逢中秋月圆之夜,梅州人于庭设供桌,置乡烛供品,以祭天斋月。供桌除了月饼、长节藕、菱角、各式水果外,最显眼的必是左右两个黄澄澄、圆滚滚的梅州柚。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教师罗鑫表示,柚谐音“佑”,在客家人中秋“拜月”“拜神”的习俗中,将柚子作为祭祀果品,取的是保佑之意。除了谐音,梅州柚色泽金黄、形状圆润、酸甜可口等特点也让客家人赋予它阖家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寓意。
中秋吃柚子、祭祀摆柚子、过节送柚子、山间种柚子,梅州人的日常生活里充满柚子的身影。作为梅州的特产,柚子近年来也被赋予了新的形象与内涵。金柚路灯、金柚花圃、梅州柚主题邮局、柚子洲头……走在梅州,无柚不成街。
2018年9月23日,在弥漫柚香的大黄村举行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暨广东省主会场活动,标志着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南粤大地正式启幕。近几年,大黄村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优势,结合2018年丰收节留下的资源和影响力,大黄村多方筹资1500多万元,建设了文化休闲活动广场、水景观、休闲绿道等一批民生项目,修建了丘哲故居、明清古驿道、古码头等历史古迹,改造了丰收主题文化广场、丰收展馆等一批旅游资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柚子,无需刻意提及,它就有刻在客家人骨子里的认同感。出门在外总会自豪地介绍我们家乡的水果——柚子。”家住梅城的80后邓文亮说。中秋将近,大黄村的柚园陆陆续续收到海内外乡贤的订单。“吃柚子既是应节习俗,同时也好像能抚慰思乡的心。”大黄村党委书记梁彬说。
总策划:严亮 麦倩明 周晓凤
本期统筹:李金玺 樊静东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富迪
视频拍摄:胡港涛
视频剪辑:胡港涛
海报:王舒啸
来源:南方农村报
相关阅读:
(作者: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