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 山东枣庄:科特派为石榴树建起“白房子”
2024-12-22 23:44:00

  破解“三年一小冻,白房子五年一大冻”难题  山东枣庄:科特派为石榴树建起“白房子” 

  9月24日清晨,破解派科技特派员、难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尹燕雷从泰山脚下出发,山东石榴树建驱车200公里,枣庄又一次来到位于山东南部的科特枣庄市。

  拥有12万亩石榴园的白房子枣庄市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也是破解派我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难题产业链最完整的山东石榴树建地区之一。在当地,枣庄石榴种植、科特贮藏、白房子加工、破解派销售及文旅,难题串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条产业链的完善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尤其是尹燕雷团队的支持分不开。

  大棚给石榴上“保险”

  新疆的喀什噶尔石榴,酸甜多汁;四川的紫美石榴,口感独特;陕西的御石榴,风味浓郁……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石榴,都能在全国唯一国家级石榴种质资源库——位于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里找到。

  枣庄市石榴研究院院长李志强向记者介绍,这个资源库目前保存473份国内外石榴种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简单来说,种质就是生物体内的“遗传密码本”,携带着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适应环境所需的所有信息,并通过遗传传递到下一代。在专家看来,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高产作物的物质基础。

  尹燕雷有一个习惯,每次到外地出差,总要寻找特异石榴新种质。如果有,他总要采集几份,送到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多年来,他所在的果树研究所向该资源库提供了56份石榴种质。

  有了丰富种质资源还不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石榴的耐寒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果农的难题。

  记者见到尹燕雷的科技“合伙人”、峄城区天使红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永水时,他正在自家的6亩石榴园里忙活。这位58岁的农民跟石榴打了近50年交道。在他记忆中,石榴不耐冻,“三年一小冻,五年一大冻”,最糟糕的时候,“一年损失几十万元是有的”。

  这种情况在当地非常普遍。石榴是舶来品,原产于中亚地区,适于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生长,惧怕寒冷。

  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科研人员的课题。瞄准这一痛点,尹燕雷团队申报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石榴冷棚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设计了数种棚架结构,深入系统地研究不同棚架结构对石榴树适应性和抗寒性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为石榴树建大棚,可行吗?

  在枣庄,李永水“第一个吃螃蟹”。他按照尹燕雷的想法,在自家石榴园里建起了6个大棚,到12月初及时扣棚。李永水说,建大棚后6年来,自家数百棵石榴树始终生长发育良好,即使冬季遭遇极寒天气,也安然无恙。

  站在石榴园中,李永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钢架作为大棚支架,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加上覆盖的棚膜,每年每亩折旧费大约1000多元,成本不算高。“扣棚之后冬天再也不用担心石榴树被冻死了。这就像给石榴树上了一道‘保险’。”他说。

  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

  记者在枣庄石榴精品种植示范园看到,一座座大棚就像一座座白房子,有些是单栋冷棚,有些是连栋薄膜棚,有些则是高档连栋玻璃棚。

  国内石榴种植一般都是露地栽植,将设施农业引入石榴产业,这是破天荒的探索。尹燕雷成功了,石榴设施栽培技术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际发明专利,并成为地方标准。更重要的是,以李永水为代表的种植大户通过实践证明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

  试验成功,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如今,尹燕雷团队的技术在枣庄峄城区新建的230亩标准化智能化精品石榴示范园落地。

  九月的阳光下,中峄农业科技发展(山东)有限公司的石榴基地迎来最好的季节。这里是各式各样石榴树微型盆景的“展示台”,还是石榴新品种的试验田。公司负责人刘广亮说,基地栽培着全国各地的代表性品种石榴,其中来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品种有6个。

  “岱红1号”石榴,在刘广亮心中是抗寒、抗裂、品质优的好品种。这个由尹燕雷团队成员冯立娟选育的品种已在基地扎下了根。

  刘广亮的另一身份是王老吉(枣庄)大健康产业园负责人。该产业园集石榴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在种植端,产业园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展开深度合作;在加工端,产业园与该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超团队展开合作。“我们与该所合作推出的红参石榴汁、石榴花草茶等新产品,短时间内销售额超过8200万元。”刘广亮说,科技力量的介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原本平平无奇的石榴原汁,经过26道生产工序,变成了十几种产品。

  刘广亮和枣庄石榴产业的其他创业者还有新目标——推动枣庄石榴成为百亿级产业。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科技特派员的加入。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梁金光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将加强石榴科研团队建设,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与枣庄市及石榴企业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共同推动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作者:产品)